:::
windelf - 散文 | 2016-06-29 | 點閱數: 620

陳夏民/明日工作室

閱讀沒有句點,我們總是在這一本書找到下一本書的線索,偶爾撲空受傷卻能找到另一條更好的路徑。
-〈前言〉

陳夏民,三十歲決意讓人生走向一條未知道路,開出版社。
為何走上這條路,序文「我用出版對抗世界,你呢?」或可一解其中心路歷程。
我們都有夢想,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作者將逗點兩年三十多本書,從無到有,困境逆境,獨立出版之路的辛酸快樂全紀錄在本書之中,讀來極為過癮熱血。
像是如何讓大家知道逗點的存在,各式行銷手法、市集擺攤、演講策展,種種過程讀來可感受到其中的艱辛,還有成就的快樂。

逗點之好,在顧它除了能夠決定閱讀速度外,也是連結兩個概念、句子的標點符號,我們永遠不知道逗點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句子,這也是閱讀的樂趣之一。
-〈對,取名字也是有學問的〉

章節二中,關於出版與閱讀,尤其是對於出版市場的流程機制的介紹,比如以書養書、按讚不代表什麼(其實這也是網路生態的樣貌)、通路曝光方式、宣傳文案寫法(這篇讀來真是精彩萬分!)、書腰設計、下單上架、削價折扣……,其實也有許多值得思考之處。而且作者的敘述非常生動,完全能夠讓人感受到其中的百味雜陳的滋味啊。

除非親眼所見,並且願意承認,我們才能理解自己的世界還存在別人,我們有我們的需求,別人也有自己的需求,有些東西是難以交換而幾乎是平行無交集的。
……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的書,不太需要去否定他人的讀物,只要願意讀,並從中獲得感動,都很好。否定其他人的需求,並不會讓自己變得更高貴一些。
-〈我的好書不一定是你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