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人/時報
有些道理你明明知道,但卻難以做到。
中庸之道從孔子講到現在,但現況是我們常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而非保持在中間。
以前的人們是過度壓抑,小孩不要多想,乖乖做就是了。
現在的教育是過度讚賞,鼓勵優於責罵,不要傷害他幼小的心靈。
以前錯了就罵,罵完再打,現在大人動手就是錯,結果小孩自個兒互打的可多著呢。
這本書也是,以前談正向講積極說進取道努力。
好像你放鬆消極頹廢悲觀,整個人生就完了。
於是作者站出來了,讓你看到人生的另一面。要認命,要拋棄夢想、愛情就是標價……。
有些人說,看負能量久了會變負面思考。
我笑了。
說得好像你有在思考一樣。
-
愈是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生活的人,愈喜歡批評別人的改變。
-
大多數愛嚷嚷做自己的,不過是因為能力太差,無法扮演好社會的角色而已。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不過有些人出生前就準備好了。
-
有時候你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別擔心,偶爾你是對的,
你的能力真的有問題。
-
很多人喜歡說都是別人教壞他的小孩,那怎麼不自己教好你的小孩。
-
很多人談戀愛是想找個人來遮風避雨。
之後才發現,所有的風雨都是他帶給你的。
但看完了別著迷於負能量,它只是人生的半面。
其實人生際遇本就有高有低,心境有起有伏,認清它,接受它,發現自己,做好自己,才是正解。
做人很簡單,認清自己就行,做人也很難,因為要認清自己。別人會一直干擾你,父母親友的期盼要求,師長同儕的讚美批評,常會讓你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己。
而且做自己很累,因為你要走的路沒人走過,你只能一路自己摸索,跌跌撞撞,鼻青臉腫是家常便飯。而聽從別人的指示是輕鬆的,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照做就是了。
然而找不到自己,就算你學歷再高事業再大,你只會愈活愈忙愈感空虛。
找到了自己,不管你做什麼,生活都會是愉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