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delf - 散文 | 2016-07-22 | 點閱數: 546

江冠明/本事文化

最早是從《漫滋慢味.PASA廚房》開始認識作者,文中多處提及他的料理理念及生命歷程的改變,之後竟看到此書,可深入看到一個人的生命轉折。
一個人,四十歲,沒有多作準備,獨自流浪至台東都蘭,修繕農舍過隱居生活。

山林生活是都市人如我所嚮往的,但落實到現實,巡山引水、整地闢荒、時不時停水斷電土石流……。夢想是虛幻的,現實是殘酷的。但生活的滋味不就在這辛勤付出裡頭嗎?
前幾段作者記錄其整地修舍的過程,跌跌撞撞,付出不少學費,卻也體認到在地先民的生活經驗,感受四季的自然變化。其中涼亭及泡水池的建造,更是我心之所嚮啊。
而文中有段提到某個作家朋友到涼亭一遊,喝酒談天一事,聊及他的欲望與苦悶、不安與徬徨、空虛與無常……。此段讀來其實頗為心驚,從高中開始讀他的文章,他的故事對我而言是那麼熟悉,甚至還跑去花蓮住上一段日子。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何他仍會有這些感受呢?
近幾年讀克里希那穆提的書,其實感覺心境已有所變化,人終究要找出屬於自己的道路。不論多曲折多蜿蜒,甚至可能原地繞圈倒退返回,其間的過程都是人生豐富的滋味。
路途中有幸遇到同伴,感之念之相互鼓舞之,緣盡之後也別掛念,大家都在各自的道上,便是件幸福的事。
 

--- 書語筆記 ---

我是個被社會開除的人,只不過提早申請退休,人生跟畢業證書、履歷一樣,對我根本沒有意義。
-p20

如果你對未來感到恐懼不安,也許該看看作者的生命歷程如何的轉變,農舍整地的鄉野智慧。
整理農舍的點滴工作中,慢慢醒悟,人只要肯做、肯面對自己,重新再出發會有許多潛力和可能性,只要認命認清周邊環境,腳踏實地抬頭挺胸走出去,就可克服問題。
-p72

風雨中,雨水敲擊肌膚,有如鈍針撞擊的刺痛,疼痛麻木之中帶著生命甦醒的觸感,雨水從額頭胸膛流下,彷彿清洗人生意念糾纏的塵垢,我放空一切在黑暗中抬頭冥想。p77
颱風後在都蘭山中漫遊,不斷發現各種夢幻風景,似乎自然世界潛淢生死交替的韻律,那種生命力令人悸顫和感動,忍不住說:「好美!」
-p87

每段旅程都有分手告別時,每次歸零再跨出下一步,不知會發生什麼故事…。移民都蘭,開始習慣起旅行中途下車的意外,逐漸接受上錯車下錯車站的茫茫滋味,站在人生旅途路口,說不出的徬徨,言不盡的流離,只剩下湊湊浪跡天涯的灑脫,面荒原邁開腳步往前走。
-p 129

每每幾次外出工作回來,拖著疲憊不堪身軀回家,發現斷水又得打起精神去巡水,從來習慣讓精神與體力處於極限負荷狀態,這是非常人的生活,是讓生命洗禮磨練的過程。
-p134

裸身躺在泡水池裡,望著天空山林的景色變化,覺得人生只有當下這一刻是值得的,尤其是泡在親手搭建的水池中。有時順著生命的衝動去做一些事情,拋開用理智來計算生活美感的經濟價值。裸身站在風雨中讓雨點沖刷靈魂的感受,只有親身體驗的人才能領悟那種毫無修飾的美感……隱居山林、漂流木涼亭、泡水池是給自己的夢。
-p149

那幾年間,我逐漸適應隱居山林的獨居生活,愈來愈喜歡自然寧靜的寂寞滋味,山居歲月生活需要慢慢品嘗,緩緩學習,淡淡融入,靜靜感受冬風春雨夏日秋光的氣息,這是歲月時光的洗禮。
-p153

從慢漫烹調,到慢漫用餐,時間會讓食物「漫漫入味」,人生何嘗不是慢慢體會和感受,生是生命入味的歷程。
-p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