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剛剛只會變成露,不會變成霜?溫度不夠低
要低於幾度?0度(冰點)
怎樣使溫度下降?五年級有教
〈為何加鹽〉5min
有些物質可溶解於水(電解質),物質分離要能量,水被鹽搶走能量,這時溫度?下降
可無限溶解嗎?會「飽和」
所以冰水和鹽的比例?3:1
鹽可不可以吃?回收的,不可吃
延伸問題:可以加糖嗎?可以加胡椒粉嗎?
〈觀察〉20min
步驟1:鋼杯的冰水先倒至塑膠量杯,用抹布將鋼杯外緣擦乾,
為什麼?保持乾燥(變因)
攪拌棒要做什麼用?
湯匙要做什麼用?
鹽要加多少?幾匙?
剛剛才算過,鋼杯容量250,一半120,所以要加多少的鹽?
鹽怎麼放進去?撒的
一人撒鹽,一人測溫度,一人攪拌
攪拌到鹽看不見,就表示溶解完了,可再加鹽
(可加一點點水0.5cm)
步驟2:測量起始溫度
步驟3:將冰塊加至8分滿
靜置10min觀察
---------
□PPT:〈大氣中的水-整理〉筆記10min
---------
步驟3:觀察外杯壁
摸看看鋼杯外壁,有白色的冰,叫?霜
觀察(手)扣霜下來,確認它是固態
□習作p6完成
〈回收〉5min
實驗器材恢復原狀
協調一人將鋼杯交回至講桌(準備大鍋子)
加分:溫度計沒壞+1,鹽還有剩+1,結霜成功+1
桌子用抹布擦乾
PS:下課前表現好,可將手浸入鋼杯,感受一下水溫(觀察-手)
□課本p8-9畫重點10min
(之後開始介紹大氣中的水,可考慮找自然圖片作成PPT。)
(說明順序為:露,霜→霧,雲→雨,雪(冰雹)
□畫圖說明
時:白天/地:海水/現象:水蒸發成水蒸氣
當溫度下降,水蒸氣找東西→凝結→樹、蛛網=露
當溫度更低(山上,北海道)→凝固→樹、蛛網=霜
何時產生?半夜→清晨
何時消失?太陽出來(溫度上升)
---------
若是找不到東西,空氣中有灰塵(凝結核)→凝結=霧
當溫度更低< 0度→凝固=冰霧
若是上昇的再高一點(高空10km/-55度)→凝華=雲(水+冰)
〈大氣中的水-重點整理1〉5min
哪些季節出現?
霜→冬天
露→山上下午、秋天
為何露在山區午後?植物蒸散→水蒸氣
為何在春秋?夏天為何沒有?氣溫不夠低
冬天為何沒有?說完整?天氣太冷蒸發少,水蒸氣不夠多。
應用:新竹米粉晚上為何要收進屋?露
〈大氣中的水-重點整理2〉5min
高空形成: 雲 ,雨,雪→凝結核
地表附近: 霧 ,露,霜→附著
形 態:固+液,液,固
□習作P4-6完成,整組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