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p18
〈實驗2-1定滑輪〉10min
掛支架 掛滑輪 放繩子
Q:W4學校哪兒可以看到?升旗
Q:除了勾住的地方,還有哪裡不動?鏍絲
Q:滑輪是個圓形,那是圓的哪個地方?圓心
Q:手上下移動,滑輪有動嗎?
Q:所以它叫?「定滑輪」
Q:手向下拉,物體向哪邊移動?上
Q:手施力的方向與物體移動的方向?相反
Q:誰讓物體移動?繩子
Q:力量是作用在滑輪的哪邊?圓周
Q:滑輪的哪個地方沒有跟著動?圓心
〈實驗2-2定滑輪〉10min
□掛砝碼
□板書砝碼重量:20g 10g 5g 2g各2顆
Q:左邊掛20g,右邊要掛多少才會平衡?20g
Q:左邊比較高,有沒有平衡?
Q:右邊比較高,有沒有平衡?
Q:兩邊繩長不一樣,有沒有平衡?有
Q:所以繩長與平衡有沒有關係?沒
Q:平衡時,兩邊重量有沒有一樣?有
Q:右邊如何操作會讓滑輪開始轉動?比右邊重
Q:誰動,繩子,繩長沒影響,只有接觸的地方才是施力點
Q:左邊加掛一個10g的砝碼,結果會怎樣?
Q:平衡時抗力臂施力臂誰長?一樣
Q:兩邊重量一樣,平衡時,施力臂抗力臂有何關係?
Q:滑輪的哪個地方沒有跟著動?圓心=支點
Q:只有誰不動?圓心=支點
Q:施力的位置在哪裡?圓周=施力點
Q:抗力的位置在哪裡?圓周=抗力點
Q:所以抗力臂是圓的?半徑
Q:抗力臂vs施力臂,誰長?一樣
Q:所以省費力?不省力不費力
〈定滑輪-不省時不費時〉5min
繩長時間長
測量:起始點(麥克筆畫在支架上)
〈黑板圖示〉
物移動的距離=繩距
不省時不費時
〈筆記-定滑輪〉10min
圖示:施力臂=抗力臂=半徑r
*施力臂→施力點-支點=半徑r
二個力臂(半徑)相等,不省力不費力
*物上升X cm,手下降X cm
*力與物移動方向相反(改變施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