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考特.麥克勞德(Scott McCloud)/愛米粒
很棒的一本書,對漫畫的閱讀有精闢的見解,在此筆記一下:
漫畫:並置型精心排列之連續性圖片及其他圖像,藉此傳遞資訊及/或使觀者獲得美學上的體驗。 例:馬克斯。恩斯特《仁慈的一週》
【第二章 漫畫的詞彙】
圖像有寫實與抽象,而文字,是最抽象的東西。
【第三章】
漫畫的畫格會將時間與空間解體,造就出一種參差、間斷的節奏,造就出一個又一個不連貫的片刻。
但縫合讓我們得以連結這些片刻,並在心底建造出一個連續而整體的現實。
如果說「視覺圖標」是漫畫的詞彙,那麼「縫合」就是漫畫的文法。
轉場過程
1從片刻到片刻
2從動作到動作
3從主題到主題
4從場景到場景
5從觀點到觀點
6不連貫
有意思的是,日本漫畫大幅使用第五種轉換方式,這似乎和東方的哲學有關,「有」跟「無」一樣重要。
【第四章 時間的構成】
畫格的內容、數量、間白的寬度、畫格的長度,甚或畫面的「出血」都能改變我們對時間的感覺。 效果線、動作線
【第五章 線條的存在】
情緒看的見嗎?利用對白框、圖像文字、抽象符號
【第六章 展現與陳述】
圖與文的比例與比重
【第七章】
想法/目的
形式
風格
結構
製作
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