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兼憲史/臺灣角川
日本社會科學類的書籍編排頗為有趣,把目錄呈現出來,幾乎就是文章內容的筆記了。
第1章 「自處能力」將左右後半人生的幸福
《老後不靠孩子照顧》
《孩子一獨立就要對他們說「以後請自己過活」》
《無法脫離父母、脫離孩子,會兩敗俱傷》
第2章 把孤獨當成朋友,樂在其中
《要覺悟把所有事都當成「自己的責任」》
《妒忌他人也無濟於事》
《以電影「終身犯」所描寫的孤獨為樂的生活》
第3章 支撐「自處能力」的家事能力
《東西會在不知不覺中增加,所以要常常收拾整理》
第4章 剩一個人時的「金錢能力」
《原則是在「本金不會減少」的範圍內籌劃》
《在不動用存款的範潿內謹慎投資》
第5章 如何充實一個人的時間
《成為「宅」,兼顧興趣與實際利益》
《鄉下生活要審慎》
第6章 面對配偶死亡的態度、要有一個人死去的心理準備
小說家永井荷風的死法,也是我的憧憬。荷風一個人住在七十八歲時買的小間獨門獨院,在六個榻榻米大的書齋兼寢室吐血而死,完成了沒有任何人看護的孤獨死。
據說,在榻榻米上伸手可及的地方,擺著陶爐和鍋子,可見,他應該是在臨終時用陶爐溫酒,一個人小口小口喝著酒去世的。我覺得這樣的死法也不錯。
─《在畫漫畫中死去是我的理想》
老人壽命延長了,會對支撐著他們的年輕人造成多大的負擔呢?…
所以,我希望安樂死可以被認可。…
臥病不起卻一直活著,最痛苦的應該是當事人。…
活著的時候必須嶞時意識到死亡。…
─《臥病不起活到一百歲是幸福嗎》
第7章 整理身邊事物活得輕鬆自在
減少持有物,可以讓今後的人生更舒適、安全。而且,身邊事物情理乾淨了,人也會變得清爽。
─《整理身邊事物要趁健康時開始》
讓用不到的東西占據家裡的空間,我覺得更「可惜」。
─《改變「可惜」的觀念》
《身邊整理從錄影帶和書本做起》
我買衣服的時候,會仔細思考「買了這件衣服,就要丟掉哪件衣服」。
最傷腦筋的是,買的時候很貴或是高級品牌的衣服要丟掉又貴又還能穿的衣服會心疼,覺得很浪費。若是受制於這樣的想法,就算不合身了、款式落伍了、不能穿了,也沒辦法輕易丟掉。「當時買好貴」、「是硬買的呢」,開始這麼想就沒救了。……不管多貴的衣服、多高級的品牌,舊了就失去了社會公認的價值。既然這樣,只能斷然捨棄了。
─《衣服買三件丟五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