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285
:::
windelf - 教學札記 | 2015-03-19 | 點閱數: 531

有個同學在國中任教,每次跟他聊天,他總是會抱怨個幾句,都是你們小學老師沒教好,國一新生的程度才會這麼爛!


他不知道,我每次接到高年級新班,總是有那麼幾個加減乘除不行、九九乘法表沒背熟、國語造句造不出來、要不錯別字一堆的天兵。能把他們的水準拉齊,己經花費了我無數個午休和下課時間了。


所以我就會去找他中年級的導師抱怨一番:「喂,同事,你這樣不行哦!」

他卻也一臉哀怨地看著我說,如果你遇到小二上來,加減還在用手指頭、連注音符號都沒搞清楚有幾個的小孩,就會知道我的辛苦了。


於是我們一同找到低年級的老師,打算叫他認真一點,別丟了老師的臉時,他更哀怨了:

你們知不知道,我整天就是在幫這群小孩們把屎把尿,收拾善後,一些基本的常規與生活技能都不會,光是指導用餐打掃座位整潔還有與同學相處之道就忙到不可開交,天知道他們在家到底是怎麼過活的?


以上純屬笑話一則,如有雷同,那我只能說,祝你好運了!


老師自然不是這麼當的,而且,比起學科表現,我們比較在意的是小朋友為人處事的態度,這才是一個成功、快樂人生的基礎。而有些良好習慣的養成,的確要趁早。

然而有時候我們在關注小孩的問題時,追根究底到最後,原來卻是因為他爸/媽也有同樣的問題。這部分教師其實有些無能為力,我們只能不斷與家長溝通,但對於一個成年人,說實話,收效甚微。


暫且不提家長的部分,畢竟孩子一天有三分之一是在學校中度過,教師可以做的地方其實還很多。而術業有專攻,光是國小三年段低中高年級的帶法,就絕對不一樣。


我認為低年級第一應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與習慣,細節包括:座位整潔、抽屜物品整理、用餐禮儀、衛生習慣、愛惜公物、從而擴大至上課規範、作業要求等種種生活細節。第二是有與人相處的尊重與禮貌:見到師長來賓問好、不隨意拿取、破壞他人物品、關心他人……。這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基礎紮實,後頭的學習自然事半功倍。


如果低年級的生活常規大致養成,到了中年級就可專注於課業學習,打好國數基礎。然而在學習上有個很趣的現象,以數學為例,大家都覺得中年級課程簡單,但常常學生在中年級數學都有八、九十分,但一升上高年級,馬上高低落差就出來了,甚至有人連六十分都不到。我以為這是因為基礎不穩。中年級因為課程簡單,學生用舊方法舊觀念慢慢算也是可以找出答案,但老師未覺察學生並未利用新觀念來解題,其實這樣的孩子他的學習情形是需要加強的。而這樣的學習差距,也許中年級並不明顯,直到了高年級才漸漸顯現出來,這時再來補救,其實就如同上述笑話一樣,我們都在幫前一年段收拾善後。

國語亦是,中年級不加強語詞造句及短文寫作,等到高年級要孩子直接寫篇五六百字通順的作文,豈不強人所難。

所以我覺得中年級老師的國數底子要好,才能真正打好孩子的學習基礎。


而對於高年級導師而言,這時的學生身心上準備進入青春期,身體的變化差異開始出現,對各種事物判斷也逐漸有自己的想法,不再父母師長說一是一說二是二了。這時除了課業的加深加廣外,對於社會時事的評判、學生視野的擴展;引導學生找尋自我的方向、多方嘗試各項新事物。都是這時教學的重點。以個人經驗為例,我花在和小朋友對談的時間心力,並不少於備課授課。而且這時學生個別差異逐漸增大,不論是身體發展還是課業表現均需教師花費更多的心力個別指導。這是我覺得高年級老師最累人之處,但相對的,看到學生能因你的付出而有所成長改變,亦是教學中最大的喜悅。


最後要說明,個人只帶過高年級,對其他年段只是個人淺見,以上論點純屬個人建議,僅供參考,如有錯誤,恕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