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者/上午:珐錏科技 張哲源經理演講者/下午:全佑電腦 廖翊強總經理 MakeBlock代理商感覺今天整場研習比較像廠商說明會,大家都想吃教育這塊餅,但各別的切入點卻都不同。有人主打整合樂高、有人強推代理的金屬積木、中午遇到隔天的3D列印主講者,則是強調他們一切自己來,從組件的設計列印一系列包辦。此外還有最先接觸的智高、在職訓">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Zh8O4Y72Ev0/Vgns22yOKBI/AAAAAAAAUQM/xotc7HUkGPk/s1024-Ic42/2015-0829.jpg" rel="lytebox[1]" title="
">
演講者/上午:珐錏科技 張哲源經理
演講者/下午:全佑電腦 廖翊強總經理 MakeBlock代理商
感覺今天整場研習比較像廠商說明會,大家都想吃教育這塊餅,但各別的切入點卻都不同。
有人主打整合樂高、有人強推代理的金屬積木、中午遇到隔天的3D列印主講者,則是強調他們一切自己來,從組件的設計列印一系列包辦。此外還有最先接觸的智高、在職訓中心聽到的樂富……。但對教學現場的老師而言,感覺距離實際教學應用,仍有一段距離。
我以為廠商並未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的重點在哪裡?從而在教材設計上便有了落差。
不同階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能力。我覺得3D列印對高中職的學生也許較為合適,畢竟建模能力需要一定的立體幾何概念,小學就不必考慮了。
而Arduino結合積木,也許是小學入門的好工具,個人其實滿推薦「智高」的科學積木。系列豐富,更讚的是配套的教材結構設計十分完整,一本二十堂課,可直接以學期為單位做為教材使用。但最令人詬病的是積木的精度不夠,不易插拔,且常有對位不準的情形,許多連結轉換零件也有1mm左右的落差,造成機械運作上的準度不足,而準度其實是入門時極重要的一環。
而個人頗看好Arduino結合「樂高」,因其細膩度與精緻度是他廠所無可比擬的,可減少學生在學習時的組裝難度,其積木配件之完善更可提升學習的動力及創意。
但在結合Arduino上,排線、馬達、擴充套件的連結是最大的問題。可以看的出來各家廠商都試著想將其模組化,但各有利弊。而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樂高」的零組件實在太貴了。個人學習ok,但要推廣到學校課程難度極高,大概只能以社團形式進行。
就個人觀察來說:
faya的模組十分完善,且和樂高的密合度極高,但接線仍有一點難度。在教材設計上仍過於艱澀(對小學生而言),既然選擇「樂高」,便是著眼於它的方便好入手,這當包含硬體設計及軟體教學上,對小學而言,Scratch的程式語法還是比較好入門的選擇。
而樂富所設計的麵包板和電池組十分好用,但馬達和排線在組裝上也是有些不便,且在與「樂高」結合時仍需外部構件,這和選用樂高的便利性就相互抵觸了。
在其他積木選擇上,mBot的套件組合較為簡便,其軟體mBlock亦是使用Scratch2.0模式,並更為方便。
但在硬體上,其金屬積木組合較為複雜,也許較為適合國高中生,但他們此時應可學習3D列印,是否仍需使用現成組件,這問題值得思考。
下午抽空去看上頭的展場「台中自造者嘉年華」,有創見的攤位並不多,賣3D列印機和Arduino板的反倒佔了多數,省三國小江昭漢老師的攤位算是值得一看的,利用積木來製作簡單機械,並使用了許多自製零件,包含3D列印、資源回收、生活五金等,滿符合「自造者」的精神。而江老師的科學顯微鏡,我是第一次接觸到實物,效果令人驚豔,正思考可如何運用在教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