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資料2010/ 1108《現代經營學》課堂心得-碩1林義哲
今天所長請到了台中縣教育處王銘煜處長,來為我們說明台中縣市合併後的教育願景。
首先處長先從整個組織結構談起,合併後,將從原先教育處的層級提高至「教育局」。原本的二處十科合併後,改為八科,主要影響在上層的人事編制,而對於基層的人事變動影響較小。且二縣市己有共識,在關於學校教育方面,一切從高從優,如每班教人數編制、行政人員編制等……,均優先採用較高標準的方案。且大部分的法條規定,大都己定案,相信在年底大選後,合併的工作可以順利進行。
而同學亦提到幾點,如合併後,關於學校名稱重疊部分,可能採行政區+學校名稱,以避免更名手續過於繁瑣,而在教師超額的處理上,原則上應仍先分開辦理,以避免爭議。
而後處長為我們簡介一下新台中教育願景:
他提及:「教育是按步就班的事業」,應先從基礎做起,打好基礎,再來談如何加深加廣。就像接下來所介紹的主題「城鄉落差關懷」:
一、城鄉差異現象
二、融合差異的思考
就目前而言,全台中縣目前班級數未滿12班的學校共有13間,大都是偏遠地區,目前大都改成自由學區制,計有,大安、達觀、梨山平等,博愛、白冷、和平等……。如何留住老師,留住學生,發展出在地的特色,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課題。
而個人以為,偏遠地區的學校,其危機其實也是轉機,其環境雖遠離都市,多所不便,但相對的,亦保留了許多自然生態景觀,且班級人數少,教師亦可以專題報告形式,帶領學生學習,若能多加留意社區週遭的生態人文資源,結合課程與教學,甚或邀請專家學者,退休教師,一同投入經營,相信必有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