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逢甲的第一堂課:「爬山」。
每個星期三八點全校六個班在中庭集合,從高年級依序出發,一出校門口前的短下坡,右轉便是第一個長上坡,而後沿著山路前行,不久在山腰的轉角處即可遠眺到校舍,掩映在一片青蔥翠綠間,而後上行一小段,接著便是一段極長的下坡,一直走到土地公廟,這是全校踏青的終點站。在經過短暫的休息後,沿原路回到學校。
初時覺得花了二個小時的時間,安排這樣的課程,其意義何在?如今回頭看看照片,回想起爬山的情形,讓孩子近距離地接觸自然,自由地活動身軀,也許這樣的快樂就是課程的意義。
當然在課程安排上,依舊有很多討論的空間,一是安全與秩序的問題,在開放的空間,山路上不時有汽機車經過,如何維護學生的安全,是課程設計的前提。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兩兩排好,手牽手向前行。但從課程的目的而言,個人覺得這樣的約束其實不適合高年級,而安全與否亦不一定會與秩序畫上等號。於是我不太會嚴厲地要求班級的行進隊形。當然也曾被人質疑,這樣會不會沒有規距,不夠安全。我想就課程的目的而言,這樣的方式未嘗不可。就讓小朋友隨性地健走,間或拉起手,玩起遊戲,看看他們臉上開懷的表情,這不就是我們所期望的。
至於安全問題,我的要求很簡單,不可離開老師的視線,不可單獨行動,並且同學間各自留意。先跟學生把要求說清楚,老師不去嚴格限制,但孩子們要能自我約束,不然就收回自由的權利。這樣走了兩年,倒也沒出過啥事。而倒底是因為老師的放手而讓他們學習到自律,還是因為他們的自律才讓老師願意放手,我想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其實之後在撰寫研究所的小論文時,亦曾與家長訪談,聽聞家長提起以前爬山的課程安排,倒也滿不錯的,由六年級的哥哥姐姐牽著一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五年級則是帶著二年級走。家長陪伴在旁,真的有一種學校是個大家族的感覺。可惜如今己不在山中,不然倒還滿想試試這樣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