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delf - 散文 | 2016-04-11 | 點閱數: 557

林夕/遠流

環境不同,人文風格亦相異。香港地狹人稠,人與人之間的競爭相形激烈,勾心鬥角心機用盡,對於人情世故的體會有更深刻的體悟。
常讀到半處,赫然發覺原來我竟如此不知人情世故,又或被一針見血地指出過往的錯處。讀來頗為心驚,又深覺搔到癢處啊。
 

--- 書語筆記 ---

放的太安全,讓那些好東西埋在暗處錦衣夜行,一年兩年才忽然想起來看一看,跟消失又有何分別?
-〈最安全的地方才是最危險處〉p39

生有涯而美食無涯。可是,要每午晚兩餐都講究到盡量不重複,所花的心思無疑也同時在有涯的生命中搶去其他可能性。
吃出「心安處」就是「身安處」的逍遙。
-〈一生六萬餐〉p47

原來,摰交之間要熱度如細水常流,沿途也得如履薄冰。
-〈沉默不一定是金〉p90

「我為何要將寶貴的時間花在不關心我死活的人身上?」〈Heaven knows I’m miserable now〉Morrissey
有些人的關懷真的永遠不必等,生命卻在一呼一吸間。
-〈那些白花的時間〉p101

我只覺得,對象若能有所選擇,就不是純粹的愛情。我只體會過,愛人的時候,最強烈最令我訝異的,就是身不由己。
-〈愛的教育〉p104

無辜的是那那樟木箱與那些雕工,由醜而美,只因為一個人的視野轉移而易主,身價時低時高,感覺時潮時舊。有人賞識的時候,多幾下把玩多增一點皮殼上的質感;被人嫌棄的時候,要被蒙面遮羞。年老的木頭受盡人的成長,成長中的善變,變化中的感情真偽;而這些人情冷暖,這死物與活人,都是身不由己。
-〈一個樟木箱的前世今生〉p155

因價格偏低而入貨,買貨後才想起如果不是這個價,根本沒有想過需要這個貨。
這是沒有分清楚價錢與價值的分別。
價錢從高處跌得再低,若然沒有想過擁有,便完全沒有價值。
-〈精明反被精明誤〉p222

看什麼固然會讓自己帶來什麼樣的習氣,可是一個人如果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看什麼就信什麼變什麼,那可能任何讀物都不宜給他推介,愈寫到人性深處的作品,愈容易令他走火入魔。
一個人如果在書海中能入不能出,那是人的問題,不是書的問題。
-〈讀什麼不讀什麼〉p277

教改令老師難做,難在要寫報告,要把自己的「政績」量化,學生依足規範才有分可計,好老師也不可能寫下:「啊,我昨天跟學生談看星空的得著,令他對人生開了竅。」這功德是不會在評核及考試成績中反映出來的。
-〈敘述文議論文說明文抒情文到八股文〉p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