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285
:::
windelf - 教學札記 | 2013-08-24 | 點閱數: 820

常有人說:「老師是拿過去的知識,來教導現在的孩子,去面對未來的世界。」

這話說的過於偏頗,有些能力是經久不變的,情緒管理、人際關係、恆心毅力等……用學術性的講法來說即指 IQ 、 EQ 、 HQ 。其實就算是新的產業科技,亦是建立在過往知識的累積上,像是現正當紅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 Andie ,其實是從 1960 年代的 linux 演化而來。

故這句話它並非在說明學校教育之不足,反倒是在提醒我們「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回到主題。那麼學校教育究竟要給孩子什麼樣的能力?

前面在《教育理念 1-快樂學習》提到孩子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在《教學重點-孩子真正需要的能力》亦有詳細的說明,但正如字面上的意思,那只是「基本」的能力。除了基本能力,老師究竟可以給孩子什麼? IQ 、 EQ 、 HQ 都很重要,然而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能夠找到自己的路。老師應當是引導孩子去找出自己的興趣、長處、發揮潛能,才能快樂學習。

看看現今大學畢業生從事本科工作的比例,理組或仍有半數以上,文組卻平均不到五成。若不趁早尋找、察覺自我的興趣專長,那麼我們從小學念到大學,花了 16 年的時間學習,卻無法學以致用,這不的是在浪費生命,更糟的是無法重頭,難以補救。

然而基本能力易懂好評測,日常小考、每學期固定兩次定期評量即可看出能力高低。但孩子察覺、發現自我的過程卻是內在而極難外顯的。而一時的興趣與優異表現,亦不代表什麼。這兒仍要推薦彭明輝教授的《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正如標題所言,這是個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每當我請孩子嘗試尋找摸索時,孩子常會說:我什麼都不會、我對什麼都沒與趣、我找不到……。我都會說:很好,至少你知道你不要什麼、至少你己經開始尋找你的道路。一旦你開始尋找,你便己踏上自己的路。有人的路平直順暢,方向明晰;有人的路崎嶇不平,彎蜒曲折;更有人走的是前人沒有走過的,需要自己劈荊斬莿開創出一條嶄新的道路。不用羡慕他人,每條路都有它獨特的景色,直達車雖然輕鬆便捷,但也少了許多景緻,有人走路騎車搭捷運,甚或有時還得自個兒開路,那麼你所瞧見的景色也是他人所無法欣賞到的。

故對教師而言,這是一項長期而漫長的工作,成效亦是難以立即呈現,但它的重要性卻是無以取代的,我們可以做的便是不斷地鼓勵孩子,提供他們接觸學習的機會,找尋自我的方向。

延伸閱讀:《工作大未來》/村上龍